龍陵縣富民石斛專業(yè)合作社是制作楓斗的地方,每天走進這里,都能欣賞到女工們在表演這一指尖上的技藝。
寬敞的加工間內(nèi),十多名女工順墻一字排開坐著,每人前面擺著一個大盆,大盆上放著篩子,篩子里盛著剪刀、鉗子等工具。來自龍山鎮(zhèn)的王彩會是這些女工的頭兒,只見她隨意抽取一根10多厘米長的石斛莖條,稍作修剪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著一端,右手拇指和食指不斷搓捻莖條,十指配合,或壓或扭或墜或繞,不一會兒就將莖條捻卷成了螺旋狀的顆!@一粒石斛從現(xiàn)在起就不再叫石斛,而稱作“楓斗”了。
記者看到,做好數(shù)十粒楓斗后,還要用一張專制的長紙條,將一粒粒楓斗分別包起再捻成葡萄串。吳仙會來自芒麥村,她說,篩子下的大盆裝著溫?zé)岬奶炕?(或電爐),目的是給篩子上的石斛莖條加熱,讓其柔軟后好加工。至于再用紙將楓斗包起,是為了再次脫水,打開即成楓斗干品。
碧寨鄉(xiāng)的劉云鳳說,她們的報酬以數(shù)量和質(zhì)量計算,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級別除石斛莖條基礎(chǔ)外,要捻成兩頭小中間大、像田螺一般的樣子,這完全靠指技。她說,剛開始,十指鉆心地疼,幾年下來,楓斗已是信手“捻”來。你看,我們一邊捻莖條一邊聊天說笑,還可以看手機上熱播的韓劇。
女工們身后是一面宣傳墻,上面印有她們的相片,約有100張。來這里加工楓斗5年多的鎮(zhèn)安鎮(zhèn)婦女王秀娟說,去年她們曾參加楓斗大賽,墻上的照片就是按那次比賽名次排列的。 “收入最好時,每月5000多元,最低也收入3000多元每月,要想收入多,得付出更多的時間和汗水,除吃飯外,手指頭一刻不閑。”王秀娟邊說邊讓記者看她的手指,“你看,我們的手指都搓變形了,變得和扭曲的石斛莖條一般。”合作社的楓斗商店就在加工間門口,精致的柜臺上,玻璃器皿或透明的塑料袋里裝著價格不菲的楓斗。店長付曉夢說,“斛”是一個容量單位,10斗為1斛,10斗也等于1石,于是有了“石斛”一詞。而“楓斗”則是過去人們將加工好的石斛顆粒放在寫著 “豐”字的斗里,為了與石斛莖條區(qū)別,就叫 “豐斗”,“豐”與“楓”諧音,后來就叫做“楓斗”了。
原來,“楓斗”的由來是這樣的。(董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