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村里的金色時光
騰沖市固東鎮(zhèn)江東社區(qū)
銀杏村里的金色時光
江東社區(qū)隸屬于騰沖市固東鎮(zhèn),全村面積35.42平方公里,由江云、陳家寨、壩心、四合4個自然村組成。這里以滿村銀杏而聞名,有連片的銀杏樹1萬余畝、4萬余株,又被稱作“銀杏村”。
銀杏村坐落于高山與激流之間的開闊平原。從高空俯瞰,村落被一棵棵銀杏樹包圍著,令人不由生出“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感嘆。2013年,江東社區(qū)銀杏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12月的銀杏村,宛如金色的海洋。清風拂過,扇子般的葉片從銀杏樹上飄落,鋪滿房檐、小巷、田埂、河道;陽光傾瀉,在火山石壘起的圍墻和小徑上灑下斑駁的光影。置身此景,仿佛來到了美麗的童話世界。
以樹為源話滄桑
銀杏村人口4000有余,銀杏樹有4萬多株。但奇怪的是,整個固東鎮(zhèn)除了銀杏村,其他村子卻鮮有銀杏樹的蹤跡。
為什么只有這里有銀杏樹?
與其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有關。銀杏村位于火山熔巖臺地,富含各種有機物,土質(zhì)肥沃。氣候上,銀杏村屬于亞熱帶高原山地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為銀杏樹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自然條件。
銀杏村百年以上樹齡的銀杏樹有1200多株,300年以上的有200余株。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村口的那棵樹齡超過600歲的古銀杏樹。它樹干高30米左右,樹圍6米。樹干堅韌挺拔,樹根盤繞交錯,形成“樹中有樹、相依相偎”的奇觀。
銀杏村先有樹,還是先有村?
銀杏村歷史悠久?!督瓥|村志》記載,600多年前,江東先祖不遠萬里來此屯墾戍邊。他們從家鄉(xiāng)帶來銀杏種子,廣泛栽培銀杏樹,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生生不息。
“銀杏樹壽命長,生長慢,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jié)果要30多年。”江東社區(qū)黨總支書記黃超金說,當?shù)赜性娫疲?ldquo;樹木樹人六百春,拔地參天蔭子孫。”世世代代的江東人,一直奉行“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古訓,子子孫孫精心守護,持續(xù)不斷地在房前屋后、道路山林里種下銀杏樹,這才成就了如今銀杏滿村的美景。
植樹不易,保護更需長久努力。
2007年12月,騰沖市林業(yè)部門對銀杏村百年以上樹齡的古銀杏樹進行普查,對50余株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古銀杏樹實行掛牌保護,每年定期做“體檢”。黃超金說,村子還建立了古樹名木責任制,將保護銀杏樹寫進了村規(guī),嚴厲打擊亂采濫挖、擅自移栽、非法砍伐古樹等行為。村民們也自發(fā)用火山石砌成擋墻,將古樹圍護起來。待到銀杏果成熟的季節(jié),村民們不再爬樹采摘,而是等待果子成熟掉落后再撿取。
以樹為魂育文化
黃姓是銀杏村的一個大姓。村里絕大多數(shù)的黃姓村民,都出自村里一處叫三道門的老建筑。
三道門是3處老宅子,宅子均是一正一廂加照壁的格局,火山石砌成的圍墻將三家分隔開來。
現(xiàn)住在最右邊一道門的黃之成今年71歲。在他小時候,這道門里住了20多戶人家,后面人們陸續(xù)搬出三道門,在村里其他地方安家。黃之成家的院子里有5株銀杏樹,靜靜地見證老宅變遷,其中樹齡最大的是一株300多年的雄樹。
銀杏屬于雌雄異株植物,雄樹開花,雌樹結(jié)果。由于雄樹并不能產(chǎn)生直接的經(jīng)濟效益,因此村里雌樹種植得更多,雌樹和雄樹的比例大概是1000∶1。
雄樹只授粉不結(jié)果,默默奉獻,不求回報。每到收獲銀杏果的季節(jié),當?shù)厝罕姸紩o周邊栽種雄樹的家庭送點銀杏果。兩三斤雖然不多,卻加深了鄰里感情,形成了和諧互助的鄉(xiāng)風。
時光荏苒,600余年來,銀杏樹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被譽為“感恩樹”“養(yǎng)老樹”“愛情樹”……黃超金介紹,在當?shù)赜袀€不成文的規(guī)矩,子女分家時,老人會分得一些銀杏樹到名下,作為老年生活的一份保障。銀杏葉和銀杏果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市場好的時候,銀杏果每公斤能賣到100多元。
此外,銀杏村還有新婚夫婦種植銀杏樹的習俗,寓意百年好合,果實累累,子孫興旺。
以樹為媒興產(chǎn)業(yè)
炭火烤銀杏果,剝皮即食,口感軟糯,入口香甜;銀杏花蒸雞蛋,清香爽口;銀杏果和當?shù)厣B(yǎng)的土雞放入土陶燉煮,鮮美無比……“沒有吃過銀杏宴,等于沒來銀杏村。”在村中經(jīng)營民宿的陳安相正在廚房里忙得熱火朝天,他的母親王恩滿將一道道以銀杏果、銀杏花為食材的美味端上客人的餐桌。
賞銀杏葉、吃銀杏宴、住銀杏村民宿,已經(jīng)成為銀杏村的特色旅游項目。然而這里過去可沒有現(xiàn)在這么熱鬧。雖然擁有獨特的銀杏資源,但由于基礎設施落后,銀杏村一度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是固東鎮(zhèn)最貧困的地區(qū)之一。
69歲的王恩滿在上世紀80年代嫁入銀杏村。她出嫁時正值銀杏金黃的時節(jié),可她卻無心欣賞。“村里沒通路,進村翻了七八公里的山路,踩了一腳爛泥。難怪人家都說,嫁女莫嫁江東郎。”王恩滿回憶。
2008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銀杏村確定了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的目標,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修建風景區(qū)二級公路、硬化村莊道路、完善水電……配套設施漸漸齊全。
開發(fā)過程中,當?shù)刈⒅貙Υ迩f原始風貌和生態(tài)的保護,在道路、房屋修建時,一律以保護銀杏樹為前提。“銀杏樹是村子的立身之本,寧愿路改道、房建小,也不能砍銀杏樹。”在黃超金看來,銀杏村的開發(fā)與保護相輔相成。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銀杏村依托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銀杏樹為主角,以旅游為主線,闖出了一條鄉(xiāng)村旅游致富路,2020年,江東社區(qū)入選第二批全國鄉(xiāng)村旅游重點村名單。截至目前,銀杏村共有農(nóng)家樂和特色民宿176家,2021年旅游業(yè)綜合效益6000多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50元。
“生態(tài)越來越好,腰包越來越鼓,現(xiàn)在是‘嫁女要嫁江東郎’。”看著滿地金黃的銀杏葉,王恩滿臉上洋溢著盈盈笑意。
(原文刊于《 人民日報 》2022年12月17日第06版)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