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線上戶籍民警的“私人訂制”
一臺照相機,一桌一椅一電腦。如今,在云南保山邊境管理支隊木城邊境派出所,這個小小的工作臺,成為了戶籍民警開展工作時的標配。移民管理警察蔡道龍在這里工作了3年,雖沒有驚心動魄的探案故事,但小小的工作臺卻包含了他無限的愛民情懷。懂政策、有熱情、辦實事、大事小事都能解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邊境線上戶籍室民警的故事。
三尺工作臺,他從“萌新”變身“行家”
“阿叔,你家孩子落戶沒?”“阿姐,你可曉得辦理身份證需要什么材料……” 剛做戶籍民警的時候,蔡道龍為了更快地適應工作,從核對人員信息開始學起,一有空就研究與戶籍工作相關的政策,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實。
圖為蔡道龍到村寨宣講戶籍業(yè)務知識
業(yè)務技能熟練后的蔡道龍不斷探索新思路,總結實行了“多問勤做”的工作方法。到木城邊境派出所工作后,讓蔡道龍印象最深的,就是小鎮(zhèn)上的“雙語溝通”:“小鎮(zhèn)里大都以傈僳族群眾為主,我不會傈僳族語,有時候開展工作便會很困難,于是我?guī)е圩遢o警們組建了宣傳隊,同時自己也開始向轄區(qū)群眾學習傈僳族語。”
在平日的工作中,蔡道龍帶著會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輔警通過走村入戶的形式,采取“雙語言”模式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現(xiàn)場咨詢答疑的方式對群眾進行詳細的講解,掃除群眾對戶籍工作的認知障礙,使群眾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戶籍辦理的程序,打通了通往群眾心里的最后一公里。
把每一位群眾當做自己的親人
在木城邊境派出所,戶籍室是派出所的窗口,也是聯(lián)系當?shù)厝罕姷臉蛄骸?019年,轉改民警蔡道龍來到了木城邊境派出所工作,開始承擔轄區(qū)5個行政村、52個村民小組、9472名群眾的戶籍管理工作。
圖為蔡道龍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辦理身份證
“對群眾充滿耐心,把到派出所辦事的每一位群眾都當成自己的親人對待。”這句話是蔡道龍接觸戶籍工作以后一直不變的人生信條。在日常工作中,蔡道龍認真辦理每一份戶口證件,對老百姓的疑問和困難更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在一點一滴的尋常小事中展示移民管理警察的風采,用一言一行塑造移民警察的窗口形象,把實事都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蔡道龍第一時間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做好戶籍工作的同時,他還和所里民警一道進村展開工作,充分發(fā)揮民警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沖鋒在一線、戰(zhàn)斗在一線。
木城彝族傈僳族鄉(xiāng)是龍陵縣唯一一個邊境鄉(xiāng)鎮(zhèn),邊境線長達20公里,道路崎嶇,曲折不平。很多群眾趕來派出所辦理業(yè)務,卻總因為材料沒帶齊白跑一趟。面對這樣的情況,戶籍民警蔡道龍有了自己的思考,“靠電話講解解決不了問題,得深入轄區(qū)讓群眾們都明白辦什么業(yè)務要帶什么材料。”說干就干,按照“最多跑一次”的服務理念, 蔡道龍和社區(qū)民警共同組建了微信群聊,利用晚上下班和周末的休息時間,在微信群里和轄區(qū)居民們開展戶籍業(yè)務知識學習及便民利民措施宣講活動,解答群眾疑問。最大限度提高了群眾對戶籍工作的知曉率。
疫情阻擋不住為民服務熱情
在為轄區(qū)群眾全力辦實事的同時,最讓蔡道龍放心不下的還有轄區(qū)遠在外地的莘莘學子。
“家鄉(xiāng)的疫情防控措施做的很到位,你在外地一定要做好個人防疫”、“家里的老人身體都很好,有我們在請放心”、“回鄉(xiāng)前一定要給我說一聲,我為你轉達最新的防疫政策”……這些都是蔡道龍在平日的工作中對學子們的諄諄關切。
今年2月,蔡道龍接到了遠在德宏上高中三年級的小何急切的電話:“龍哥,我需要一份原始戶籍證明,馬上就要高考報名了,這個原始戶籍證明涉及到邊疆少數(shù)民族高考加分,可急死我了……”得知該情況后,蔡道龍立即查詢相關政策,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匯報,經過調查后,為小何開具了原始戶籍證明。在收到原始戶籍證明的那一刻,小何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我要給出生的孩子落戶”“我要遷移戶口”“我要注銷戶口”“我想改個名字”“孩子在上學想辦身份證,你們周末辦不辦公?”面對微信群里的各種咨詢,蔡道龍總是耐心地解答:“大家要辦理的戶口遷移、落戶、注銷,需要的材料都在這張紙上,這個是我的聯(lián)系方式,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咨詢。”
3年的戶籍工作中,蔡道龍用真誠的“微笑服務”溫暖著一方百姓,用專心、細心、熱心、耐心澆灌出警民和諧之花。他扎根邊疆的故事背后,是無數(shù)深知責任而無私奉獻的保山移民管理警察堅守的縮影,也是他們面對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擲地有聲的回應。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