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是我家 疫情防控靠大家 —滇灘鎮(zhèn)河西社區(qū)人民眾志成城抗疫戍邊
近日來,為切實做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滇灘鎮(zhèn)河西社區(qū)各界人士積極踴躍的參與到其中,在疫情面前,邊境線上的干部群眾志成城逆行而上、齊心協(xié)力同舟共濟,他們不畏風雨手拉著手抵擋著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盡其所能積極的捐錢捐物,他們負重前行只為換來祖國大后方歲月靜好,他們是一群最可愛的人。
“裸捐”的護林員
舒家寨小組的舒安映是一位年近70歲的集體林護林員,他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幫助村里守護著集體林,多年來一直未發(fā)生過安全事故和偷盜事件。7月30日下午,舒安映老人穿著一身破了洞的舊西裝來到了河西社區(qū)為民服務站,打算捐贈1萬元錢,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熟悉他的人都知道,1萬元可是他近一年的工資收入,紛紛勸他少捐點??伤麉s說:“自己平日里也用不了什么錢,在疫情形勢這么嚴峻的緊要關頭,也想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民間的“藝術家”
新石小組的石光李、石光膽負責值守“小干柴嶺聯(lián)防所卡點”以來,工作認真盡責,由于卡點往來車輛較多,每經過一輛車他們都要進行認真排查。上山的是什么人,下山的還得是這些人,如果人員對不上號,沒有說明原因,堅決不放行。同時,他們在值守換班休息之余,發(fā)揮個人興趣愛好,找來幾根竹子用膠帶、鐵絲扎成了“固守邊關”幾個大字,并用自噴漆噴成了醒目的中國紅,過路的工作人員紛紛停車拍照,因為固守邊關是大家一致的目標,在拍照的同時也是在給自己加油鼓勁。現(xiàn)今這里已然成為了抗疫前線上的網紅打卡點。
“燒灰壩瞭望塔卡點”是河西社區(qū)設置的海拔最高的一個值守卡點,海拔高達3 2 0 0 米,這里常年云霧繚繞、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雖然這里的風景很優(yōu)美,但是生活條件特別艱苦,在卡點值守的老廠小組支部書記李維興說:“在這里生活的還算習慣,就是有點缺氧,米飯煮出來有點夾生。平日里,沒有水喝可以接天上的雨水,冷了可以生火取暖,餓了還可以挖竹筍吃,比起下地干活還輕松許多呢”。接近60歲的他積極踴躍報名參加第一批強邊固防突擊隊,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就要沖在最前面,請把我安排到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去,我身子骨硬著呢”。
路修遠以多艱兮
舒家寨小組的舒繼周,也是社區(qū)的黨總支部副書記、村委委員,他第一個就報名參加強邊固防突擊隊,但由于值守卡點的后勤物資需要一個駕駛技術過硬的老司機來運送,他必須擔負起后勤保障的工作任務。其實,后勤保障是一個特別累的差事,送完21個值守卡點下來一般都需要10多個小時,為保證卡點上的物資充沛、食材新鮮,一般隔一天就要運送一次。進山的路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開始打滑,尤其是快到“小干柴嶺聯(lián)防所卡點”時有一個人稱“蜜蜂吊脖子”的回頭彎,這里彎急路窄,路下面就是萬丈深淵,車輛到這里轉彎必須在懸崖邊上打幾把倒車后才能通過,一般人到這里都嚇得膽戰(zhàn)心驚,別提開車了。舒繼周說:“看著村里的弟兄姊妹們在山里面戍邊守關,比起他們我的工作不算什么,我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把物資及時運送上去,保證好他們的衣食住行”。
95后的打工小姐弟
7月25日,新石小組的舒曦瑩、舒岐志姐弟兩一大早就開著自家的皮卡車來到了社區(qū),20出頭的弟弟舒岐志迫不及待的跳下車,邊打開后備箱邊喊:“支書,我們送來了一點吃的,捐給村里作為疫情防控的物資”。由于父親去世的早,一個家的擔子不由的壓在了他們身上,姐弟兩很小就到騰沖縣城打工,肩負起了養(yǎng)家的責任。當他們聽說滇灘鎮(zhèn)疫情形式異常嚴峻,心里十分著急。雖然很想報名到值守卡點去駐守邊關,但由于工作忙抽不開身,只好用平日里的積蓄購買了25件礦泉水、10件方便面、2件蘋果、2件芒果、1件紅牛飲料以支援抗疫前線。
我作為一名“強邊固防突擊隊”隊員,每當我看到鮮紅的黨旗飄揚在高高的山頂,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是如此的的秀美,看著堅守在祖國邊塞的戍邊群眾辛勤在一線奮戰(zhàn),都不禁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幸運。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錢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