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生活就是詩和遠方
眼前的生活就是詩和遠方
藝術引領云南傣族山村蝶變
8月17日拍攝的云南省騰沖市五合鄉(xiāng)帕連村一景?!⌒氯A社記者胡超攝
今年30歲的阿改還從未走出云南大山,但她的日子卻成為別人眼中的“詩和遠方”。
阿改全名叫楊秀改,從小生活在云南省騰沖市五合鄉(xiāng)帕連村。這個小山村緊鄰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有上百年歷史,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雖然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但帕連村曾是一個貧窮落后的村莊,甚至還被外人嘲笑為“最臟的寨子”。阿改因為家庭貧困,讀完初中就去城里的制糖廠打工,結了婚后在家務農。阿改說,日子過得很窘迫,“買一件60塊錢的衣服都要想幾個月。”
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帕連村迎來了新生。不僅水、電、路通了,村民“兩不愁三保障”得到解決,村莊變得干凈漂亮,柑橘、火龍果、西番蓮等水果產業(yè)也蓬勃興起。尤其是近一年來,得益于政府扶持和一群藝術家們的改造,帕連村竟然吃上了“旅游飯”。
傳統(tǒng)傣族老屋被改造成藝術館、村口電線桿被裝飾成大毛筆的樣子、家家戶戶墻體上都繪有創(chuàng)意壁畫、經典現(xiàn)代詩句被做成創(chuàng)意字體掛在墻上、夜間燈光秀點亮村莊……在帕連村,空置的地、廢棄的墻、破損的瓦等看似無用的資源,經過藝術家們的設計、改造,都變成了一件件別出心裁的創(chuàng)意作品,給村民和游客們帶來了新奇的感受。
去年以來,帕連村結合農田、果園、非遺傳習館、美術館等,挖掘和開發(fā)出傣味美食制作、親子活動、攝影、傳統(tǒng)文化體驗、藝術寫生等旅游項目,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參觀體驗。一時間,原本古老沉寂的帕連村煥然一新,熱鬧非凡,成為遠近聞名的藝術村、網紅旅游打卡地。
五合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張占菊說,帕連村有了4家農家樂、2家民宿、20余家小吃店。村民在家里做生意,找到了致富路。今年“五一”期間,帕連村單日游客量達到3000人次。
阿改就是率先嘗到“旅游致富”甜頭的人。她靠著手藝開起了“阿改小吃店”,給游客調制當季水果飲品,制作原生態(tài)傣味美食,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她還買了織布機做傣族織錦、服飾,吸引了不少買家。“自己再也不必為買一件新衣服而發(fā)愁了。”阿改指著一身新衣服驕傲地說,“這一套,680塊錢!”
阿改告訴記者,在家門口開店,既有穩(wěn)定收入,也能照顧老人和小孩,比生活在城市里快樂。如今,像阿改一樣,越來越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到帕連村,一門心思謀事創(chuàng)業(yè)。
脫貧攻堅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狀況,藝術則滋養(yǎng)人心。年近六旬的傣族阿婆囊芬芝對帕連村的巨變和安逸的生活很滿足,她每天最大的樂趣莫過于在家門口賣土特產,給過往游客唱山歌。閑暇時,她會打開手機,在微信群里用語音功能跟鄉(xiāng)親們對唱山歌,往往一條語音發(fā)出去,群里會有幾十條語音叮叮咚咚響應,鄰里鄉(xiāng)親們你一句我一句接龍,好不熱鬧。
藝術引領鄉(xiāng)村蝶變,農旅融合促經濟發(fā)展。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如何有效銜接,帕連村的探索實踐還在持續(xù)深化。阿改說,她現(xiàn)在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教孩子們多認字、多讀書,其中一個緣由就是要讓孩子們能看得懂墻上的藝術。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