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檔案】永昌白話報
十九世紀末葉,英、法等帝國主義列強,將侵略觸角先后伸入緬甸、越南,祖國西南邊疆岌岌可危。白族愛國詩人趙式銘蒿目時艱,在保山創(chuàng)辦《永昌白話報》,用奮起如橡的巨筆,用深入淺出的白話文宣傳、喚醒民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趙式銘
趙式銘(1873—1942),劍川人,字星海,號韜文,清末任麗江中學、師范的國文教員?!对颇先請蟆?、《成都日報》編輯、記者、四川灌縣通判(曾參加修治都江堰水利工程),民國后任蔡鍔的秘書,峨山縣知事,都督府樞蜜官,廣州軍政府交通部司長,云南省長公署顧問,云南通志館副館長、館長。曾參加南社、南雅詩社、蘇州國學社。清末在保山工作時寫過許多反映保山風物的詩歌、文章等作品。他在麗江中學教書期間,與開明的麗江府知府彭繼志,于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創(chuàng)辦《麗江白話報》。其后,彭繼志調(diào)任永昌知府,趙式銘也同到保山工作。他們不改初衷,決心宣傳科學文化,繼續(xù)喚醒民眾,為振興中華而奮斗,于是,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在保山創(chuàng)辦了第二個民眾刊物《永昌白話報》。
永昌知府彭繼志親筆題書的《永昌白話報》
該刊物的出版目的,他們在其“發(fā)刊詞”中蓄予精辟的闡述:立馬哀牢山頂,遠望見滄、潞兩大河流之間,蒼蒼莽莽,磅磅礴礴,居民數(shù)百萬人,良田數(shù)百萬頃,支河潴澤,逶逶灌注。間以松杉蒼翠,桃李絢爛,牛羊遍野,似點點雁鶩,山脈起伏,似曲曲龍蛇,夫非云南地理歷史上最著名之永昌歟?又見“虎踞”、“天馬”關外,十字旗隨風舒卷,刺我眼簾,與汽笛聲、喇叭聲震我耳鼓;夫菲萬國地圖上最著名之英國歟?可愛哉此永昌,可危哉此永昌矣!乃靜觀我永昌數(shù)百萬人民,開通者僅占少數(shù),其最大多數(shù)人,尚不知生何等世界?處何等地位?終日酣歌笑樂,酒食征逐。學界則初有萌芽,商界則依然渙散,農(nóng)界工界則窳惰不振,社會則凌亂無序。若復長此悠悠,恐不免為第二之緬甸!太守忝領大郡,目擊時艱,所以特聘主筆,刊布報紙,冀以喚起我最多數(shù)之人民。尚望學界諸君,共負責任,惠以佳章,以饗閱者之望。莫渭“春風吹水,干卿何事,”坐令大好江山,付與他人也!西哲有言:“理論者,實際之母”,將來能取此理論,一一見諸實行,可以抵抗彼狼貪虎視之強鄰,可以長保我花團錦簇之永昌!這篇洋洋灑灑,氣勢雄渾的“發(fā)刊詞”雖署名為彭繼志所作,但從清新脫俗,獨特格調(diào)來看,可能是當時主編的星海先生所代庖,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第一期《永昌白話報》
第一期《永昌白話報》
《永昌白話報》第一期出版發(fā)行于宣統(tǒng)元年6月15日。該報報社和排印所“云鸞室”在永昌城(今保山)關廟街(今保岫西路北廊一帶)??餅樵驴?,每本定價銀二分,字體較《麗江白話報》鉛子略大,為正楷漢字,用較厚的棉紙印成,“發(fā)刊詞”全文用紅色印刷,署名為“已酉二月郡守巴陵彭繼志撰”。
《永昌白話報》首期目錄,除發(fā)刊詞外,尚有《論普遍知識之必要》(精愚)、《歷史小說》(精愚)、《寄留別麗江歌》、《永昌府自治講習會開會訓詞》、《高等小學堂端午節(jié)演說詞》等??梢娢恼虏痪幸桓?,
觸及面廣泛,內(nèi)容甚為豐富生動。十分難能可貴的是,許多文章乃趙式銘先生親自寫作,以“精愚”為筆名發(fā)表。據(jù)說:“他之所以取名為‘精愚’者,實有其深遠的涵義。他自比為古代傳說中:‘含石填海’的精衛(wèi)鳥,不達目的,誓不甘休!星海先生的這種反帝反封建的雄心壯志、英雄氣概,實足以驚天地而泣鬼神。”
宣統(tǒng)元年冬,趙式銘調(diào)離保山赴昆編纂《云南日報》后,這份白話報是否繼續(xù)出版?不得而知。(責任編輯:楊永明)
注:檔案保存于保山市檔案館,摘自《保山市文化志》,館藏檔案。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