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檔案:王宏祚文筆塔名聯(lián)賞析
保山最古老的名勝古跡——易羅池,位于城區(qū)西南的蓮花山下,風(fēng)景宜人,池水清冽,自古以來有多少名人騷客留下贊譽的詩、詞、名聯(lián)。其中有被譽為“永半朝”之稱的王宏祚在保山易羅池后的大雁古塔曾留有一聯(lián):
山擁千峰低日月,
塔懸雙照矗云霄。
王宏祚(1603-1674),字懋自,號玉銘、思齋,云南永昌(今保山)城人,出身官宦世家,做了明清兩朝官員。其自幼博聞強記,明崇禎三年( 1630年),考中舉人,先后任薊州知州、戶部郎中。明滅清興,清順治元年(1644年)任岢嵐兵備道,次年調(diào)任戶部郎中。這時清廷平定中原,坐鎮(zhèn)北京,一些明朝官員四散逃逸。而王宏祚卻在兵荒馬亂中收集整理散亂在全國各地的戶籍、圖書,主修《賦役全書》,不料仕途受重,相繼升任太仆寺少卿、太保仆寺卿、郎中、戶部侍郎等職。期間,一邊主政一邊修書,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賦役全書》修成,呈送清順治皇帝賜敕諭,而深得賞識,又擢升為戶部尚書,加太子少保,次年又進(jìn)太子太保。清康熙三年(1664年),調(diào)任刑部尚書,康熙八年(1669年)又任兵部尚書。
當(dāng)時清廷共設(shè)有6個部,他先后任了3個部的職務(wù),所以對其有“永半朝”之稱。王宏祚身居朝中,卻常以家鄉(xiāng)為念,為倡導(dǎo)對云南的治理,寫了《滇南十議疏》,多次面奏皇帝。他主張“敬賢能,安撫民,相助窮壤,培養(yǎng)人才”等,切中時弊,實施后深得民心。
王宏祚還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在回家鄉(xiāng)安葬母親時,在保山城九隆崗第五峰的半山腰建蓋佛教廟宇——梨花塢,內(nèi)塑觀音佛像,供世人朝拜。
康熙九年(1670),王宏祚告老還鄉(xiāng),康熙皇帝念他的功勞特許他保留俸祿,用以養(yǎng)老。因途中染病僑居江寧(今南京),于康熙十三年(1674)客死江寧,朝廷為他舉行了祭葬,贈謚號為端簡。
易羅池的風(fēng)光,除了“濯纓亭”、“天一閣”外,歷來被人們稱道的還有五景:“龍池夜月、泉涌連珠、雁塔倒影、文房四寶、白沙甜水”。當(dāng)年,王宏祚是擇其“雁塔倒影”、“文房四寶”禺意和易羅池邊山的秀美景色題寫了此聯(lián)。
“雁塔倒影”。池畔北崗上,建有十三級浮屠,高矗晴空,對有白云悠然拂過,鴉鵲飛鳴其間。倒影進(jìn)入粼粼清泉池水中,如明鏡般清晰,俏麗而引人詩思。
“文房四寶”。易羅池上主要的建筑設(shè)置為一池、一塔、一亭,池象硯,塔如立地巨筆,亭似硯中之墨。人們又將保山方城,街道縱橫有矩,喻為一張有格的宣紙,遂綜合為硯、筆、墨、紙文房四寶。還有人將保山壩東南的四角山,比擬為筆架,給巨大的筆以擱置處所。老一輩保山人,常以這文房四寶夸示于人。他們認(rèn)為,保山在明清時代,文人輩出,被譽為文獻(xiàn)名邦,正因有此文房四寶之故。
上聯(lián)中的“擁”:前呼后擁。“千峰”是指形容山峰多而高。“低”釋義:地勢或位置在一般標(biāo)準(zhǔn)或平均程度之下,與“高”相對,低空,低地的意思。上聯(lián)的大意是:易羅池邊的山前呼后擁多而高,但與塔相比,塔高聳雄偉,壓過了千峰,看低了日月。
下聯(lián)中的“懸”:是掛,吊在空中。“照”的含義為光線照射、對著鏡子看自己等。“矗”釋義:直立,高聳、矗立。“雙”:兩個,一對。下聯(lián)大意是:在太陽的照射下大雁塔倒影在易羅池中,塔高高的懸在空中矗立在云霄中。通過“塔”、“山”的對比,用夸張的手法描繪塔之高聳雄偉,壓過了千峰,看低了日月。使塔的形象分外高大,對仗工整意境深遠(yuǎn),不失為佳聯(lián)名對。(責(zé)任編輯:楊永明)
注:檔案保存于保山市檔案館。
責(zé)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姜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