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云南省文博會保山展館巡禮
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保山,在似水流年里因各種傳承而更具有一種獨特魅力。8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省文博會保山展館內,保山的12家企業(yè)向游客和觀眾展示了他們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地方特產。走入展館,一件件極富魅力的工藝品讓人流連忘返,而傳承人專注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匠精神更令人佩服。凝聚著智慧與堅持的工藝品:皮影、永子、繡花鞋、土陶……每一件工藝品都在訴說著它們和手藝人不尋常的故事。
皮影人生
說起皮影,騰沖人都不陌生。一個個歷史人物形象在手藝人的擺弄下,頓時活靈活現(xiàn)。機靈聰明的孫悟空、肥頭大耳的豬八戒、精忠報國的岳飛、美麗動人的白娘子……這些歷史形象在生動有趣的皮影戲中更惟妙惟肖。
騰沖劉永周皮影,距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到劉安逵這一代,已是第五代傳承人。在劉永周皮影展位前,五顏六色、種類繁多的皮影吸引了周圍的觀眾。正在向觀眾介紹皮影的劉安逵說,劉永周皮影是用黃牛皮制成的,經過削皮、鏟皮、制模板、打磨、雕刻、上色等八道工序后,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皮影才制好。他的父親劉永周是云南省民族民間高級美術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由于皮影在父親這一代達到了巔峰,命名為劉永周皮影。
在傳承皮影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上,不但劉安逵肩負了這項責任,包括他的兒子劉朝侃在內的后輩也開始學習制作、表演“西腔皮影”。
傳承這項事業(yè)是劉家人的一生,而傳承好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皮影匠人的人生。
五彩陶藝
與劉永周皮影相近的展位旁,色彩斑斕的陶制品同樣吸引了一大批觀眾?;ㄆ?、茶盤、煙灰缸、罐子,各類展品整齊的排成一排,靜待買主的到來。在這次文博會上,金雞鄉(xiāng)云南窯上陶藝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帶來了純手工制作的陶制品。
龍池夜月、月明太保、玉泉金井、北津煙柳……保山內外八景的景色在這些陶制品上熠熠生輝。公司總經理趙明良介紹,保山內外八景獨具保山特色,展示了保山文化,反映了時代變遷下文化的傳承。
趙明良是土生土長的金雞人,祖輩都是金雞有名的制陶人,為了將這份祖業(yè)發(fā)揚光大,趙明良跟著祖輩學習制陶。土陶是幾代人傳下來的手藝,老本不能丟。在學習的同時,趙明良還結合時代發(fā)展推陳出新,在土陶的基礎上研制出彩陶、黑陶、釉陶,滿足顧客的各類需求。
擁擠的展位上,人來人往爭相購買的成交率說明趙明良的團隊制作的土陶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靈秀布鞋
一個20出頭的小姑娘在擺放著布鞋的展位前耐心的向顧客介紹著自家鞋子的特點。“我們的產品不僅是純手工制作,原料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俗話說‘病從腳上來’,步步順布鞋所使用的原料都是松針、竹筍、伸筋草一類中草藥,不僅能有效的保護雙腳,還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huán)。”
聽完她的詳細介紹,不但中老年人前來購買,就連一些年輕人也湊上前躍躍欲試。來自北京的年輕小伙林明宇第一次到云南來,剛進到保山展館,他就被琳瑯滿目的布鞋吸引了。“雖然沒有到過保山,但是卻對保山有一種向往之情。這個布鞋看著就柔軟舒適,買兩雙回去試試,好穿的話再請店家給我發(fā)貨。”這邊剛說完,他要了一張步步順鞋業(yè)的名片,放到錢包里。
騰沖步步順鞋業(yè)的傳承人謝吉就是剛才在介紹的小姑娘。別看她年紀輕輕,手工做鞋可是一把好手。從原料采摘到納鞋底、紡制麻線、再到打布,做鞋的每個步驟她都精通。這次文博會,她和父母帶著親手制作的布鞋來展覽,僅在展覽的第一天,就銷售出了30多雙鞋。
謝吉介紹,步步順生產的鞋子包括布鞋、拖鞋、涼鞋、鞋墊,鞋子冬暖夏涼,鞋子上面各式各樣的圖案都是根據(jù)生活創(chuàng)作加工而成,圖案清新美麗,深受大眾喜愛。
在為期五天的展銷中,步步順鞋業(yè)共銷售出200多雙鞋,鞋墊銷售達160雙,成交額達5萬元。
典雅紅木
自從人類接觸木材以來,各種與木有關的制品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紅木,作為一種木質堅硬、肌理細膩的木料,在大師精湛的雕刻下,渾厚與柔婉的木制品受到人們的喜愛與追崇。
在騰躍工藝企業(yè)的展位前,木雕工藝品、紅木家具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這次我們帶來的展品雖然不算多,但是顧客通過了解我們店的紅木宣傳畫冊與帶來的木雕工藝品,訂單增加了不少。”騰躍工藝企業(yè)本次展覽負責人周蓉說。“顧客和參觀者喜歡紅木制品的原因不僅透過工藝品可以再現(xiàn)雕刻師的聰明才智,更重要的是紅木制品在裝飾家居環(huán)境之下還有極大的收藏價值。”
茶盤、紙巾盒、書柜、沙發(fā)……各種木制品在大師靈巧的手下熠熠生輝。在騰沖,紅木制品已成為暢銷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一項新興產業(yè),“物以稀為貴”的紅木家具將越來越具有獨特魅力。
在這場金木土石布相聚的文化盛宴上,五種元素的相聚讓保山展館精彩匯聚。五種元素,都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示著人類前行的足跡。無論時代怎么變化,這些文化產品終將以嶄新的姿態(tài)迎接未來,在煥發(fā)生機中繼續(xù)前行。(施媛媛)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李美蘭